目前分類:自己說給自己聽 (15)
- Aug 17 Tue 2021 11:56
take the ride to the other side
- Oct 06 Sun 2024 20:32
三個願望、三個禮物、給未來的自己!
今年享受了生日在星期天的好處,從連放兩天颱風假、恢復上班上課的周五晚開始,一連三天很有慶生周末感。相較往年常在社群上說點什麼,40以後漸趨低調的我,就在這個小角落寫寫字。
三個願望:
- Sep 21 Sat 2024 21:14
在地就學就業,六年,我們在桃園生根。
轉眼移居桃園六周年,前幾天去虎頭山創新園區散步,才發現森林小屋NxCoffee竟已歇業,物換星移之快,沒時時觀察周遭的人事物,很容易忽略什麼正在悄悄變化。
虎頭山與南崁溪,圈起了我們的日常,山水美景徒步可得,沒有城市的喧囂,卻保有便利性,這樣的環境我很滿意。
- Jul 24 Wed 2024 15:48
連續颱風假,家裡小開趴!
20:00 沒有守著電視手機,今天放假代表明天也放定了,開了品客(孩子口中的鬍子先生)配suntory,全家一起看電影,彷彿在過周休二日。
這是從地方政府社群小編一職離開後,我第一次享受颱風連假。
- Jul 23 Tue 2024 20:20
一日三溫暖:上午的鮮乳、下午的演習 、晚上的颱風
- Jul 22 Mon 2024 22:02
婆婆媽媽家,都像是娘家。
- Jun 22 Sat 2024 17:38
得來不易的me time,掉進回憶漩渦裡。
臉書動態回顧跳出5年前的貼文,當時的我在舊日記封底看到這段話,問臉友知不知道是出自哪本書或哪篇文章,至今沒有答案。
看這花樣是日記(72),對應 98/2/11~98/5/30 期間,26歲末那三個月到底發生什麼事,會讓我想寫下這些文字呢?
- Jun 11 Tue 2024 22:40
思考一種移居的可能,返璞歸真擁抱自然。
自從彰化老家變成連假的首選方案,不再如成家前只有逢年過節出現,心裡常常浮現這個念頭:「不如就搬回來住吧!」
前年工作寫到東漂專題時起心動念過一次,只是我是中漂;去年與回到雲林落地生根的老同學見面,對她關注地方創生很是欽佩;今年又陸續看到朋友移居台南、到屏東尋根等,再再強化某天回彰化定居的想法。
- Jun 10 Mon 2024 17:54
外婆包的粽,有一種味道叫做家。
- May 31 Fri 2024 04:29
每天寫點什麼,就從今天開始!Live in the Moment!
雞蛋花的花語是希望、復活和新生。
活了40年、寫了30年日記,對12個月的大小月瞭若指掌,即使是每四年一次的潤2月,也都知道哪一年2月有29天(今年就是),唯獨5月常常以為到30就要跨6月了,決定以5/30這個「多出來的一天」作為重啟部落格的第一天,每天寫點什麼,至少連續寫兩年。
- Jun 17 Sat 2023 22:54
關於在家接案這件事!過來人經驗談,祝我工作愉快!
小劇場了好幾年,終於到了孩子要上幼兒園,我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。老實說,評估再評估、思索再思索,仍然覺得為了兼顧家庭,繼續在家接案是最佳選擇,前提是案量穩定、報酬合理。但不管最後我是否重出江湖,有些SOHO的心得還是可以閒聊幾句,或許在意的點不一樣,但我知道許多媽媽跟我有同樣考量,才決定WFH、不投入一般上下班的職場。
----------
一、在家接案的好處?
- Oct 10 Mon 2022 10:10
40,適時去蕪存菁,放下不必要的人際關係!
- Nov 22 Mon 2021 23:37
一起 funky!擁抱人生,才能感受到人生帶給你的溫暖。
- Nov 01 Mon 2021 20:53
2021塔羅占卜:吊人。最後兩個月了,塵埃能落定嗎?
- Sep 14 Tue 2021 23:13
從少女到少婦再到老娘
FB我的這一天動態回顧,6年前跟大學姊妹淘去宜蘭傳藝中心,是我的告別單身小旅行。
1年前我在月子中心,準備3天後回家正式開始獨力照顧葵;她是這5年間姊妹群中新生的第4個孩子,我有很多前輩能請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