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劇場了好幾年,終於到了孩子要上幼兒園,我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。老實說,評估再評估、思索再思索,仍然覺得為了兼顧家庭,繼續在家接案是最佳選擇,前提是案量穩定、報酬合理。但不管最後我是否重出江湖,有些SOHO的心得還是可以閒聊幾句,或許在意的點不一樣,但我知道許多媽媽跟我有同樣考量,才決定WFH、不投入一般上下班的職場。
----------
一、在家接案的好處?
1. 光是不用通勤,省下的時間成本就是一大誘因,尖峰時段的塞車,或是擠大眾交通工具的不適感,都與我無關。因為在家上班,那些職場複雜的人際關係也與我無涉。
2. 我習慣早起,外面工作的作息未必能配合我,六點起床可能也要等九點上班,五六點想做菜吃晚餐了可能才剛下班,到家已經七點以後、甚至更晚,料理變成假日限定。
3. 要是有小孩的家庭,沒有人接送上下課,也許就要去念私校或是補習,又是另一種被迫支出的成本;本人是童年開心派,非必要不想讓我的孩子從小就把重心放在課本學習。
4. 不用進辦公室不用煩惱行頭,服飾、包包、化妝品等通通不用買,相關消費大大降低;同樣的,要坐要站要躺沒人管你,隨時離開座位泡杯咖啡、吃個蛋糕,行程由你主宰。
5. 只要避開會議、如期交件,其他時間不管你要去旅遊、進修、採買、運動等,通常都能隨心所欲,彷彿從按表操課的高中生變成自行排課的大學生。
二、在家接案的缺點?
好壞處、優缺點有時是一體兩面,上述幾點當然也伴隨著相應的可惜之處。
1. 不用出門減少社交,生活風景大多數在家裡,久而久之變得有點自閉。難與所謂的同事累積革命情感,公司福利也只給正職、無關契約合作人員。
2. 有時間做飯也就容易大採購、做好料,沒控制好就食材爆量、身材走樣,洗洗切切煮煮久了也會不知道要煮什麼,偶爾下廚比天天煮飯開心。
3. 孩子也許本來能接觸到更多領域的新知識、交到更多好朋友,因為媽媽在家上班可以自己接送,變得準時回家、減少探索世界的機會。
4. 不需要打理自己,一不小心會變邋遢,完全不注重外表和舉止;家裡太舒適、誘惑多,也增加了發懶的風險,開始放縱自己。
5. 像我有小孩和毛孩,能利用接案空檔做家事、遛孩子很棒,不過也常被誤解為賦閒在家沒事幹,價值被低估的感受很差。
三、我適合在家接案嗎?
1. 請先問問自己,是一個自律性高的人嗎?畢竟在家接案,等於例行待辦事項又多了幾樣,沒有人在旁邊盯著你,能不能按時交出質量都有一定水準的成果。
2. 要是小孩高需求很黏人,根本沒辦法在小孩睡覺以外的時間高效率工作(小孩睡了還要做家事呢),形同在當保母,而不是在家工作的職業婦女媽媽。
3. 再則是安排時程的技巧,通常接案不會只接一案,那樣的總收入沒法過活,不同的窗口和deadline,要如何應對和分配並平衡生活是門學問。
4. 案型有很多種,交件就完事的,以及是個循環的帶狀過程、中間還卡其他人協力的,會不會長期都處在緊繃感中,不如去上班薪水更高。
5. 要是案量時多時少,有沒有足夠的存款撐過不知道多長的過渡期?像我有房貸,要是沒案子,真的不是減少日常開銷就足以支應。
----------
這些是我目前想到提出來讓大家參考的部分,我不認為在家接案是犧牲,能精選自己想接的案子是幸運,當然通常為了賺錢也很難嚴選,有許多不得不。
我的事業心在於「媽媽」這個角色,若有什麼被侷限也是我自己框住自己、不是我的孩子導致的,我很享受與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(不是每一刻,哈哈)。
最後引用《自宅職人》書中的一段話:「把接單評估原則極簡化,只有三個考量:一個月能接多少量的工作、是否能賺到足夠薪水、是否影響到生活作息。」
祝福有志成為在家工作者的每一位,都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、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。